項目背景
啤酒游戲,是MIT 的 Sloan 管理學院所發展出來的一種類似「大富翁」的策略游戲。Sloan 管理學院的學生們,各種年齡、國籍、行業背景都有,有些人甚至早就經手這類的產/配銷系統業務。然而,每次玩這個游戲,相同的危機還是一再發生,得到的悲慘結果也幾乎一樣:下游零售商、中游批發商、上游制造商,起初都嚴重缺貨,后來卻嚴重積貨,然而,消費者的需求變動,卻也只有第二周那一次而已!如果成千成萬、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參加游戲,卻都產生類似的結果,其中原因必定超乎個人因素之上。這些原因必定藏在游戲本身的結構里面。
項目簡介
該項目是以生產與配銷單一品牌啤酒(情人啤酒)的產銷模擬系統來進行的。參加游戲的學員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:零售商、批發商和制造商。他們只需每周做一個決定,那便是訂購多少啤酒,唯一的目標是盡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使利潤最大。游戲中各個環節只是依靠訂貨單、發貨單來溝通信息。游戲雖不復雜,但寓意深刻,發人深省。
適用人群
各類生產、配銷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,特別是競爭環境中的企業。
項目目標
使全體參訓學員深刻感知局限思考的弊端——無法看到自己的行動如何影響他人。并意識到進行系統化思考的重要性。
1、問題發生時,為什么我們都 “歸罪于外”?
2、“敵人”到底是誰?
3、什么是系統化思考?
4、加強大局意識,不謀大局者不足以某一隅。
5、更新思考模式,去除溝通障礙。
6、結構影響行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