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是一方紅色熱土,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,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,涌現出成千上萬名為民族解放事業而不懈奮斗的英雄。
今天我們去探尋那些讓人肅然起敬的革命遺址,去聆聽一個個震撼人心的紅色故事,在紅色之旅中,激發愛國情懷,傳承紅色基因,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。
渡江戰役紀念館位于濱湖新區云谷路299號,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,由南向北依次為勝利塔、勝利廣場、總前委群雕和紀念館主館、解放廣場。勝利塔高99米,“九九八十一”代表著“八一”軍隊的勝利,塔體從空中俯看呈五角星狀。
渡江戰役紀念館主館體現的是水與戰艦的主題。基本陳列《百萬雄師過大江》全景式描繪了廣大軍民奮勇渡江的壯闊場景,再現了73年前壯烈的戰爭史詩,謳歌了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。紀念館收藏各類革命文物2000余件,展出956件,其中一級文物11件(套)、二級文物38件(套)。
新四軍江北指揮部,位于廬江縣湯池鎮相思林風景區。1939年5月,新四軍于江北第四支隊駐地嚴家松園,組建了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江北指揮部。同年12月離開湯池鎮,長達7個月,新四軍第四支隊駐扎于此。湯池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葉挺將軍的戰斗足跡。
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,是紀念新四軍的組成,發展,壯大的過程的紀念館。館內收藏歷史珍貴圖片200多幅,有日軍在華犯下喪盡天良的滔天罪行、抗日中堅新四軍、新四軍江北五、六支隊在皖東、皖南事變等部分組成,真實再現了新四軍在皖東抗日的英雄事跡。
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位于肥東縣撮鎮鎮瑤崗社區,是一座社會科學類歷史遺址專題紀念館。舊址展示渡江戰役總前委、華東局在此工作的情況,陳列有武器裝備、文件箱、報刊、證書和各種生活用品等。總前委舊址群占地面積近24000平方米,有總前委舊址、中共中央華東局舊址、參謀處舊址、機要處舊址、秘書處舊址、后勤處、警衛營、總前委醫院、防空洞等遺址。
新四軍東進抗日紀念館是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,合肥市唯一的抗日紀念館。位于肥東縣白龍鎮褚老圩,館內建有原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員高敬亭紀念林、葉挺軍長住室陳列室及新四軍群雕像,收藏有豐富的新四軍第四支隊光輝歷史的圖片、實物以及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
巢湖市南山烈士陵園位居巢城南大門望城崗,現有烈士墓6座,烈士13位,總占地面積260.43畝。是巢湖市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。烈士紀念碑為紀念巢城1949年解放,紀念碑設計高度為19.49米。碑的正面題有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八個大字。
望城崗位居巢城南大門,是巢湖著名地名之一。抗日戰爭時期,日偽占領巢城,將望城崗建成重要據點。1945年8月10日至12日,新四軍七師十九旅在代師長譚希林的指揮下,以四個營的兵力,用“圍點打援”的戰術,在望城崗殲滅日偽軍800余人,繳獲輕重機槍、步槍450余支,徹底摧毀了敵軍望城崗據點,為解放巢城創造了條件。這次戰斗是抗日戰爭時期巢城境內的規模最大、殲敵最多的一次戰斗。
另外還有黃疃廟戰役紀念館,蔡永祥烈士紀念館,柯氏舊居,新四軍大魯戰斗遺址紀念園,中共合肥東鄉支部陳列館,孫仲德紀念館,合肥楊廟革命紀念館等,篇幅有限,就不一一詳細介紹了。紅色資源是黨和國家彌足珍貴的寶貴財富,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碼,讓我們一起赴一場紅色之旅吧!
|